摘要: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时代价值生产过程的深刻阐述为刻画数字经济价值生产过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化提供了极具解释力的理论视角。数字经济价值生产过程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关键性生产资料———数据的价值转移。数据的两种价值形态在价值转移中产生不同替代效应,进一步瓦解了人类脑力劳动分工的技术基础。在数据的网络生产中催生平台“虚假的社会价值”,加剧网络劳工与其劳动条件的隐形分离;资本对数字劳动者形成不同支配作用,反映出劳动者与数字化生产资料的对立关系。二是数字活劳动的价值创造。数字劳动组织形式和劳动方式的拓展实现了多重隐性剩余价值生产,发展出具有非正式协同特征的节点式网络社会劳动;劳动过程呈现出“技术—劳动过程”和“去技术—劳动过程”并存的时空重叠;数字劳动本身以及劳动价值创造过程的数据化和算法化趋势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