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2011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11-01-20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私有经济发展与公有制为主体: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江三良
    2011 (1):  3-9. 
    摘要 ( 393 )   PDF(370KB) ( 314 )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区别不在市场经济而在"社会主义",表现在,一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二是要避免两极分化。私有经济发展与公有制为主体,一方面是矛盾的对立,私有制的剥削性和自私性,可能会带来变味的"公有制",动摇公有制主体地位,不总是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等;另一方面又是矛盾的统一,私有制的存在使竞争主体的多元化、监督的多维性得以实现。私有经济与公有经济协调地发展,关键在于平等竞争与有效监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激励效应”与“抑制效应”——兼论劳动投入视角下收入分配的经济增长绩效
    李子联
    2011 (1):  10-18. 
    摘要 ( 338 )   PDF(445KB) ( 301 )  
    中国经济转型期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带来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促进了城镇就业的上升,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刑事犯罪活动的发生,两者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程度不等的影响。以此为思路,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框架下,我们的研究得出: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既产生了"激励效应",又带来了"抑制效应",其中以"激励效应"占主导地位;第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高额储蓄率和廉价劳动力的依赖源自于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物质资本而不是人力资本积累的激励;第三,我国的收入差距在经济转型期促进而不是抑制了经济增长,但其所引致的以高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位似偏好假设下的城乡工资差距分析和实证检验
    许娜;张建华
    2011 (1):  19-27. 
    摘要 ( 383 )   PDF(267KB) ( 234 )  
    本文在Kiminori Matsuyama提出的模型基础上,通过分析城乡生产均衡和交易均衡,说明影响中国城乡工资差距的因素,并通过199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农村生产率提高有助于缩小中、西部城乡工资差距;城市生产率提高会扩大中西部工资差距,缩小东部工资差距;增加对农村的转移支付以及财政对第一产业的支持力度会扩大城乡工资差距。缩小城乡工资差距的有效途径对中、西部而言,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加快劳动力的城乡转移,而东部应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劳动生产率,政府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应着重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村非农产业的支持和发展应合理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关系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黄莉芳
    2011 (1):  28-37. 
    摘要 ( 358 )   PDF(285KB) ( 385 )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根据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资料剖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历程,对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关系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变化特点,并就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关联关系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较差的现状,提出结合行业特性和经济发展模式,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契合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股市波动的长记忆性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研究
    顾巧明
    2011 (1):  38-43. 
    摘要 ( 342 )   PDF(192KB) ( 190 )  
    中国股市波动存在显著的长记忆性效应,这表明基于短记忆性过程的建模对股市波动结构的拟合可能是不充分的。本文对股市收益率进行了长记忆ARMA-FIEGARCH建模,并以此研究了利率和准备金率调整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上调和下调对股市波动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利率或准备金率上调消息公布后,股市波动性显著增加。而利率或准备金率下调消息公布后,市场的波动率没有明显变化;此外利率调整较之于准备金率调整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管理层运用货币政策调控股票市场提供新的决策信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现状与风险:规模估算与情景模拟
    王飞;熊鹏
    2011 (1):  44-52. 
    摘要 ( 417 )   PDF(759KB) ( 345 )  
    2008年底以来,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非理性扩张极大地推动了银行体系潜在风险的累积。当前我国银行业融资平台贷款在地区分布、行政级别和机构类型方面存在明显结构性特点。随着2012~2013年集中还本付息阶段到来,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可能会显著上升。从全局和动态角度来看,融资平台贷款出现大规模坏账的概率不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偿还压力尚在可控范围内。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形成的信用风险敞口可能会出现计提拨备增加,从而对银行利润产生负面影响。相关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和化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文化习俗下的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分析
    郭梅亮
    2011 (1):  53-60. 
    摘要 ( 294 )   PDF(737KB) ( 385 )  
    农村传统文化习俗对农户消费行为有着显著影响,对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分析应注重对农户经济行为的文化逻辑进行解读。在市场冲击下,农户基于对人情面子等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视,会寻求面子成本替换以节约交易费用,这有利于"关系型信用"向"契约型信用"转变,进而促进农村消费性金融发展。因此在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的安排中,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习俗的特有功能,进行有效整合,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真实的市场需求,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政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本领先战略对提高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
    莫长炜
    2011 (1):  61-71. 
    摘要 ( 313 )   PDF(334KB) ( 374 )  
    在内容分析法的基础上,本文以手机行业为例实证分析了精准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结论显示,企业采取的精明经济成本领先战略措施以及苗条经济成本领先战略措施越多,企业的产品创新速度越快,这两种成本战略与产品创新速度的提高并行不悖,企业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实现成本的节约并加快产品创新速度。而规模经济成本领先战略、简朴经济成本领先战略以及延展经济成本领先战略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波特假说的区域比较分析
    王动;王国印
    2011 (1):  72-79. 
    摘要 ( 374 )   PDF(242KB) ( 415 )  
    反传统经济学理论下的捍卫环保主张的"波特假说",认为严格而恰当的环保政策不仅可能抵消企业的环保成本,而且对于促进中长期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及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更具战略意义。本文对我国东中部地区有关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较发达东部地区的情况支持"波特假说",而较落后的中部地区则不支持。这一结论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解释。同时,本文提出了相应适合我国国情并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者政治联系与过度自信
    文芳
    2011 (1):  80-90. 
    摘要 ( 361 )   PDF(324KB) ( 189 )  
    本文以2006—200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管理者政治联系形成路径分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政治联系对其过度自信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与来自政府(部队)工作经历形成的政治联系相比,来自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身份的政治联系更易于导致过度自信,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是如此。当公司所在地市场化进程不同时,上述影响有所不同。研究认为,虽然管理者政治联系有助于缓解制度约束(产权性质、市场化进程不平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障碍,但随之产生的过度自信会导致管理者更为关注"关系能力",并不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收益率的估算——兼论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戴平生
    2011 (1):  91-97. 
    摘要 ( 413 )   PDF(215KB) ( 199 )  
    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开放数据库(CGSS)中《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调查》(2005)的数据资料和截断处理回归技术,对我国少数民族个人教育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少数民族个人教育收益率高于汉族,但城乡总体少数民族教育收益率与汉族差异较小,农村少数民族的教育收益率略低于汉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少数民族教育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基于德勤华永和中瑞岳华两起合并案的研究
    李明辉
    2011 (1):  98-107. 
    摘要 ( 430 )   PDF(298KB) ( 624 )  
    近年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出现了数次合并高潮。合并直接提高了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根据现有理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那么,在我国,合并是否会提高相关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呢?本文以2005年德勤华永与北京天健及深圳天健信德合并案、2008年中瑞华恒信与岳华合并案为对象,检验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质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就这两个合并案来说,事务所合并并不意味着审计质量的提高。对中瑞岳华合并案而言,在合并后,其审计质量甚至有所下降。此外,原先规模较小事务所审计质量能够得到更大提升的假说也未得到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