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2013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13-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关系治理与合作社成长——永得利蔬菜合作社案例研究
    刘同山;孔祥智
    2013 (3):  3-10. 
    摘要 ( 658 )   PDF(422KB) ( 1085 )  
    本文以辽宁西丰县永得利蔬菜合作社为例,刻画了植根于传统乡土社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如何借助关系治理做大做强的。研究表明,永得利蔬菜合作社的顺利成长,不仅得益于合作社对关系契约的充分运用,而且得益于合作社对内部关系治理的逐步规范。依托乡村社会网络、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保障成员收入,从而提高社区农户对合作社的认可和"入社即获益"的可信性,稳步达成关系契约,是合作社成长的社会基础。在正式治理缺乏时,将社会关系引入合作社内部,并实施小集团差序治理,从而把关系治理适度地制度化,是合作社成长的组织保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府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门槛回归的实证研究
    李瑞茜;白俊红
    2013 (3):  11-23. 
    摘要 ( 875 )   PDF(436KB) ( 2003 )  
    本文借助Hansen(1999)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影响政府R&D资助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首先,检验政府R&D资助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政府R&D资助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利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影响政府R&D资助效果的企业规模等因素的门槛特征以及引发积极效果的门槛水平,结果表明政府R&D资助强度、企业规模、企业技术水平和产权类型均与政府R&D资助的效果呈现出"倒U型"关系,而企业绩效对政府R&D资助的效果呈现递增趋势。因此,政府在制定资助政策和选择资助对象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并根据由此带来的资助效果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房地产因素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研究
    狄剑光, 武康平
    2013 (3):  24-31. 
    摘要 ( 696 )   PDF(507KB) ( 855 )  
    本文通过分析房地产对货币供求和实体经济的作用,在传统的预付现金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房地产因素的一般均衡模型。理论分析表明:货币对房地产变动的净溢出效应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重要变量。SVAR计量模型分析表明:我国现阶段由于货币对房地产变动具有负溢出效应,因而货币和房地产冲击都能使货币流通速度呈现负的动态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外部融资成本间关系的演变——来自1990—2010年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张良贵
    2013 (3):  32-44. 
    摘要 ( 575 )   PDF(834KB) ( 826 )  
    本文通过构建DSGE模型模拟得到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基于此研究了其与市场化进程间关系的演变。结果表明:构建DSGE模型模拟得到的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变化情况与经济现实相符;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变化具有典型的制度变迁特征;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外部融资成本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且不同层次的市场化进程对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影响不同;在考虑多层次市场化进程对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共同作用影响时,整体市场化和金融业市场化的深化利于降低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在金融业市场化过程中,利率市场化在降低企业外部融资成本上有着更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警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误区
    孙国民
    2013 (3):  45-50. 
    摘要 ( 656 )   PDF(234KB) ( 841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级政府推进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但在举国体制下的全面规划、全面推进、全面发展中尚存在诸于概念误区和执行误区,致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脱离"产业"谈"产业"、产业同质与产能"牛鞭效应"、内核空心化及高端产业低端技术、与生态文明互斥等诸多隐忧,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同时,还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放经济下我国制造行部门技术演变模式——基于Eaton-Kortum模型的分析
    唐燕华
    2013 (3):  51-58. 
    摘要 ( 798 )   PDF(460KB) ( 1326 )  
    本文基于Eaton-Kortum模型,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制造业主要部门的技术进步,并将技术进步分解为部门自身创新研发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扩散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将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概括为R&D密集度、基础建设投资和贸易量等几点,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中发现,国内技术进步不完全呈二元结构,但一部分先进部门与落后部门的进步速度在趋同。而国际技术扩散对高技术水平部门(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影响显著小于低技术水平的部门(传统部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中国工业行业外包水平再计算
    蔡宏波;熊爱宗;李宏兵
    2013 (3):  59-67. 
    摘要 ( 760 )   PDF(673KB) ( 887 )  
    本文比较了外包度主流计算方法的异同,在改进Feenstra和Hanson(1996,1999)FH指数的基础上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三张投入产出表,分类计算了发包方视角下中国33个工业行业的材料外包、服务外包和狭义材料外包水平。与本文19个工业行业和以往多数学者基于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不同的是,加入2007年数据使得服务外包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变化态势,这表明不同的行业分类可能造成对真实外包水平的误判。虽然外包度计算受制于数据瓶颈难有大的突破,但对数据的合理处理,加之对现有方法的适当调整,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一步步接近真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要素价格扭曲下的产业结构演进研究
    郑振雄;刘艳彬
    2013 (3):  68-78. 
    摘要 ( 683 )   PDF(376KB) ( 754 )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滞后现象归结于一点,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缓慢。本文借鉴Fei&Ranis提出的分析框架,引入要素价格相对扭曲,构建要素价格扭曲至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传递途径,用以解释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缓慢。实证研究发现,1980—2008年中国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均偏向资本;而且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即资本相对劳动越来越便宜,加剧了各类型产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带来各类型产业以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即各类型产业快速资本深化。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深化速度甚至超过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因而经济发展过程带来的资本存量的增加,被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吸收,从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自然衰退,进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在各个层面出现滞后现象。因此,未来中国只有修正要素价格扭曲,恢复要素的真实稀缺性,才能推动产业结构合理演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研究——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
    楚明钦
    2013 (3):  79-88. 
    摘要 ( 672 )   PDF(343KB) ( 1291 )  
    本文以1997、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别对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比重、增加值率、装备制造业中生产性服务投入程度、生产性服务业被装备制造业需求的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总体还很低,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在下降,而装备制造业比重在上升,但增加值率在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靠物质性投入并大幅上升,生产性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并大幅度下降;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很低,但是对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中间需求增长很快,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中间需求率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及零售业和金融业的前向关联比较大。研究结论对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融危机与金融市场间风险传染效应——以中、美、德三国为例
    苗文龙
    2013 (3):  89-99. 
    摘要 ( 729 )   PDF(837KB) ( 1528 )  
    本文根据金融部门资产负债关系,揭示部门间的风险传染网络,并将其放在金融市场中,推理各市场间风险传染机制;进而选择中、美、德为样本国,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数据为基础,使用时变Copula模型实证比较市场主导型金融、银行主导型金融、发展中国家金融等国内金融市场间的冲击传染效应,得出如下结论:金融部门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相互持有资产负债、建立了千丝万缕的关系网络,同时也形成了灵敏的传染路径,风险事件通过网络传染路径迅速流转、造成金融部门连锁反应和金融市场之间显著的传染冲击效应。中国某些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效应甚至高于市场主导型国家—美国,市场主导型金融与银行主导型金融内部不同市场间都具有显著的传染效应,其大小取决于风险冲击是传染国还是受传染国。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冲击使不同金融市场之间波动周期趋于同步,而这又强化了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特征的实证检验
    刘阳;朱海英;彭韶兵
    2013 (3):  100-108. 
    摘要 ( 620 )   PDF(325KB) ( 1389 )  
    本文选取深市A股2001—2010年6140家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信息披露质量对股利分配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股利生命周期理论能很好的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及现金股利股利分配行为;(2)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会强化企业生命周期对股利分配及现金股利分配概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认为,我国有必要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开发和建立一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质量信息传递给投资者,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上市公司根据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合理制定股利政策,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