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2025年,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5-05-20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数据要素的基本属性、价值形成与市场构建

    洪永淼 林滔 史九领
    2025 (03):  1. 
    摘要 ( 25 )   PDF(1318KB) ( 15 )  

    数据作为一种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具备独特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数据之所以能够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不仅源于其使用能够带来生产率的提升更在于数据在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塑经济结构与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内生驱动作用然而数据使用价值的充分释放必须建立在对其价值量科学衡量与交易机制有效确立的基础之上这对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围绕数据要素的基本属性、价值形成与市场构建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分析首先从数据的自然属性出发厘清数据要素经济特征的形成逻辑其次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系统考察数据要素的价值形成与转移过程然后围绕数据确权、数据流通、数据交易和数据治理等层面分析数据要素市场构建的困难挑战并提出推动中国特色数据要素制度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最后结合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要义展望构建数据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分配二重性及其分解———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
    骆桢 谢沛宇
    2025 (03):  17. 
    摘要 ( 17 )   PDF(1434KB) ( 15 )  

    本文在Shaikh基于国民收入恒等式的分析基础上引入工资利润率曲线证明了全要素生产率(索洛残值) 存在技术分配两重性也就是说全要素生产率既是生产效率的体 也受到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分解发现劳资分配主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水平但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影响较小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可以体现经济效率的提升但由于各国技术进步类型和劳资分配情况不同不能在国别之间横向比较最后结合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因素本文发现中国整体上呈现出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生产率下降的马克思偏向的技术进步类型但技术变动背后的过程并不符合马克思偏向技术变动的机制这是因为中国过去的技术进步以引进吸收西方技术为主体现的是西方国家技术进步的路径因此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我们要兼顾劳动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效率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何种依附谁之自由———平台内容生产者的劳动过程剖析

    王守义 池耀先
    2025 (03):  30. 
    摘要 ( 16 )   PDF(1425KB) ( 17 )  

    平台内容生产劳动具有某些新质化的典型性劳动者拥有技术及创意使用计算机等设备创造虚拟信息产品在该生产模式中内容生产者兼具老板、监工、工人三重身份虽无传统雇佣关系但与平台利益紧密相连研究表明平台内容生产者的自由实际上是资本的自由一方面平台通过扩大内容生产者数量制造劳动后备军和转移绩效考核权来规避劳资矛盾对平台内容生产者进行分化和去差异化另一方面内容生产者因其多重身份的重合实现了主体性意义的赋予从而将平台资本积累与扩张的逻辑内化为自身的创作动力最终呈现为平台作为一个依附者的被依附景象深入分析平台资本对内容生产者愈发隐蔽但有效的控制模式有助于抵制资本逻辑对人的需要逻辑的替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调整平台内容生产者与资本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正式制度的有效性:宗族与农村教育供给

    杨德才 姜语秋 王明
    2025 (03):  41. 
    摘要 ( 11 )   PDF(1732KB) ( 4 )  

    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困扰着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然而新中国却以极其有限的资源实现了相对有效的公共品供给本研究聚焦于宗族对农村教育供给的影响考察制度环境的变化下非正式制度发挥的作用基于人口普查数据本文利用分税制改革冲击与出生队列构造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在政府公共品供给不足时地方宗族能够通过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等途径增加当地公共品供给提高了当地农村人口的受教育年限而在政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后宗族的影响不再显著研究表明非正式制度可在正式制度不足时发挥补充作用但其效果具有阶段性和条件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鸿沟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周亚军 陈铭
    2025 (03):  57. 
    摘要 ( 15 )   PDF(1254KB) ( 8 )  

    家庭金融脆弱性能否得到缓解关系到我国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数字鸿沟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鸿沟的扩大增加了家庭金融脆弱性且数字使用鸿沟起到关键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的扩大通过降低家庭收入多样化增加家庭金融脆弱性进一步剖析发现认知能力对数字鸿沟作用于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具有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弥合数字鸿沟对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在农村地区家庭和风险偏好程度较高家庭尤为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最低工资标准与企业智能制造转型

    游家兴 翁煜晗
    2025 (03):  72. 
    摘要 ( 11 )   PDF(1292KB) ( 9 )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推行和完善反映了政府对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低收入人群的高度关切本文从要素替代的视角切入实证检验发现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异质性研究发现劳动密集程度、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融资难度均会影响这一激励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主要通过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本需求结构和监管成本三个渠道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本文从企业智能制造转型的角度证明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而且对于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溢出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资产结构对家庭收入及差距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分析

    韩清 胡琨 陈柯
    2025 (03):  88. 
    摘要 ( 12 )   PDF(1336KB) ( 9 )  

    共同富裕一直是党中央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整合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20面板数据分析家庭资产结构对家庭收入及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各类资产对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房产对家庭下一期财产性收入的提升同样显著而家庭金融资产则对下一期财产性收入无显著影响另外家庭资产结构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和禀赋的家庭间有显著差异基于结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丰富长期金融资产配置选项鼓励财富管理机构拓展长尾市场为收缩县域家庭在集聚区域购房提供金融支持加快REITs项目高质量发展将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家庭财产性收入推动共同富裕实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破产法庭是否影响高风险企业的短贷长投———基于风险加剧的视角

    王红建 刘礼稳 顾署生
    2025 (03):  103. 
    摘要 ( 10 )   PDF(1310KB) ( 6 )  

    近年来伴随经济转型进程加速企业经营风险急剧增加因此探究高风险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当前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债权人利益至关重要本文将破产法庭成立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三重差分模型探究债权人保护力度提升对高风险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破产法庭成立显著加剧高破产风险企业短贷长投行为机制分析表明破产法庭成立显著提升高破产风险企业的长期投资和短期融资异质性分析表明破产法庭成立加剧高破产风险企业短贷长投程度的作用在低治理水平企业、过度自信管理层、两高一剩行业和低金融发展水平地区更显著相较于清算与破产审判庭独立破产法庭对高破产风险企业短贷长投影响更大经济效应分析发现高破产风险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会降低企业绩效提升其违约概率从而最终损害债权人利益本研究从高破产风险企业的视角揭示债权人保护的经济效应对破产制度的设计和金融风险防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差异化绩效考核是否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自全国县级主体功能区的经验证据

    钟灵娜 王丰 谢芳
    2025 (03):  120. 
    摘要 ( 20 )   PDF(1361KB) ( 11 )  

    2011年起中国各省份陆续出台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并根据规划对县级地方政府采用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方式考核转向差异化可能会激励地方政府开展互利合作从而促进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003年至2019年的县级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这一政策转变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差异化绩效考核使得不同类型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比同类型地区间平均提高了 16.4%其作用机制包括促进要素流动与引导产业分工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中国地方政府考核制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垄断监管对数字平台企业的经济影响———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

    李东旭 冯小川 赵潇洋
    2025 (03):  135. 
    摘要 ( 19 )   PDF(1626KB) ( 6 )  

    近年来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提高产业经济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推动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各方对市场公平的探讨本文基于对阿里的案例研究通过大量手工采集的质性材料和财务数据从经济视角剖析了数字平台形成垄断的经济逻辑、从法规视角阐述了平台反垄断的法律基础同时本文考察了反垄断审查对数字平台企业产生的市场反应发现阿里与其他数字平台企业间除竞争关系外还存在默示合谋的可能从侧面印证了平台反垄断监管的必要性此外本文发现在阿里受到反垄断行政处罚后平台企业边际利润和研发投入均有所下降基于以上对于数字平台反垄断理论基础和政策效应的分析本文认为数字平台反垄断执法应兼顾市场效率出台配套产业政策维持平台企业创新动力鼓励龙头平台企业带动中小平台共同创新提升企业信心推动中国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异地投资———来自京津冀的微观证据

    秦文宇 蒋殿春
    2025 (03):  152. 
    摘要 ( 14 )   PDF(1328KB) ( 7 )  

    基于京津冀地区上市企业在2008-2020年期间的异地投资数据使用倍差法研究了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于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协同发展政策促进了企业在京津冀地区的异地投资,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产业政策、交通一体化以及制度环境都会对政策效果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应对于政府效率较高的城市更为明显,政策实施后企业投资偏重于消费制造业、服务业而非装备制造业。进一步研究发现,政策没有产生企业投资在区域间的转移现象,而是具有一定的净增长效应。同时政策实施后民营企业的投资数量与子公司生存能力明显高于国有企业,表明政策激发了市场活力。除此之外,企业投资在区域间的流向分布并不均衡,中心城市的带动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的研究对于从微观层面理解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影响具有重要政策含义,也为评估相关政策建设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应链数字化试点与企业供应链效率升级

    杨思莹 白桦
    2025 (03):  167. 
    摘要 ( 14 )   PDF(3260KB) ( 12 )  

    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是完善现代供应链体系的重要举措亦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力支撑本文将政府实施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选取2009-2022 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供应链数字化试点对企业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试点对企业供应链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供应链数字化试点主要通过提升企业供应链话语权、优化企业效率、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提升企业声誉四个渠道发挥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会强化供应链数字化试点对企业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效应此外供应链数字化试点能够有效弥补企业内部基础条件的不足即在企业自身信息透明度较低以及经济感知不确定性较强的情况下供应链数字化的政策潜能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本文的结论对于完善现代供应链治理体系以及培育供应链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文献在中国的传播(19191949)

    宋艳丽
    2025 (03):  183. 
    摘要 ( 9 )   PDF(1253KB) ( 6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文献在中国的传播可分为三个阶段1919年至1927年为初步译介阶段呈现出包括报刊、通俗本、译本、传播活动在内的立体传播图景报刊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的首要渠道之后出现较为系统的通俗化著作和经典文献译文译著1928年至1938年为翻译传播高潮阶段政治经济学经典文献翻译呈井喷之势,《资本论集中出现四个中译本带来新一轮通俗化尝试、学术化研究、大众化衍用1938年至1949年为系统化传播与接受阶段包括系统的译著传播、系统的通俗传播、系统的学习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